八方才俊

时间:1899-12-30  点击:

三尺讲台铸师魂


——记民盟盟员、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孙晓颖



 

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有这么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,她没上过高中,却担任着高中实验班的班主任;她只有一个女儿,却有很多孩子叫她“妈妈”;她每天满负荷地工作,却还挤出时间参政建言、做公益;她朴实低调,却有着交口称赞的好口碑和一堆闪耀的荣誉。她就是从教35年,把青春、热情和理想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孙晓颖老师。

敬业——精益求精上好每一堂课

“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,都应是精彩的”,这是她始终坚持的教学理念。为了上好每节课,她深入钻研,精益求精,自费购买大量资料,精心备课。首次带高中课程,就从高一带到高三,高考语文成绩名列全市第一,接着连续带高三毕业班、实验班,并开始任班主任。期间,高考单科成绩、总体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。枣庄三中新城校区首届招生时条件异常艰苦,她所带的实验班2016年毕业,高考成绩一本上线率达100%,近60%的学生考取985名校。

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,努力追求教学内容的广度、深度,追求授课方式的开放性、启发性,引导学生关注社会、思考生活,形成了灵活多样、特色鲜明、学生喜爱的独特教学体系。

她的学生孙晓宇(2008年毕业后就读于清华大学,目前是移动通讯领域的博士)说:“孙老师不仅在班级管理上敬业奉献,更能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创新,激发大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。印象最深的是高二时,孙老师带领大家赏析周杰伦的新歌《菊花台》,利用一句‘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’,让大家领略到了中国诗词中拆字法的妙用。”

无私——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

2002年学校为了以她的敬业精神影响全校,安排她当教研组长,她秉持“百花齐放春满园”的理念,教案随便看,课堂随时进,教研随时开展,热情指导青年老师。在她的指导下30多位教师在国家、省市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大奖,三中语文组成为枣庄市的一面旗帜。

在学校学科建设方面,她积极主导,精心编辑校本教程2套,其中《时文选粹》30多期,发表论文论著20多篇(本)。被聘任为“枣庄三中首席教师”“枣庄市班主任工作室导师”。

她的同事刘宏老师说:“我和孙老师共事多年,一直受她多方面的帮助,而且在整个教学氛围当中她是我们的一种教学引领,每一个学期开端的时候孙老师会给我们上一堂示范课,我们每次都是受益匪浅,所有的老师都在孙老师的感染下积极努力的去工作。”

她的同事闫露老师说:“在我带高三的第一年孙老师真的是手把手地教,她真的是具有名家的风范,她的课堂是可以推门听课的,她的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。”

关爱——用真情教育温暖学生

孙晓颖常说:“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”,教师的职业是爱的事业。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进步,她不唯分数论英雄,多元评价学生,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,鼓励他们展示才能、开拓视野、树立志向。一位家长在观看了班级的演出后,握着她的手,眼含热泪地说:“谢谢你老师,我孩子学习不好,怎么看他都窝囊、没出息,我从来都不知道他朗诵得这么好。”

孙晓颖多年的经验和细心,让她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样,并给予疏导。有个同学因为家庭结构不健全,经济困难,心理自卑压抑。孙晓颖就经常和他促膝交谈,在精神上鼓励他,经济上帮助他。这位同学考入重点大学后,他写给晓颖的信中这样说:“我没有妈妈,不知妈妈怎样疼爱孩子,您对我的关心,让我很温暖。在我心里,您就是我的妈妈。”

她的学生刘莹(2014年毕业,现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在读硕)说:“回想起来孙老师和我们相处的一些场景还历历在目,当时我们班级组织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联谊活动,要徒步15公里,孙老师一路上鼓励着我们要坚持不松懈。通过帮助残疾儿童,我既学会了珍惜生活,又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。”

担当——建言献策、服务社会有作为

身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和民盟枣庄三中支部主委,孙晓颖积极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。她积极参政议政,支部的盟员老师反映,工作太忙,没有时间调研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。她就带头写,还邀请枣庄市政协的同志为盟员作讲座。多年来,她个人共提出提案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50余件,其中《关于禁止中小学生手机进校园的建议》被民盟中央采用,《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》《解决乡村教师严重缺编问题,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》被山东省人大重点督办。

孙晓颖还热心公益活动,组织民盟支部与乡村学校联手开展“书香校园”共建,为乡村小学捐赠图书、送课下乡。个人多次义务到农村学校、公益书屋作校外辅导作报告,尽一己之力,把阅读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和家长。

漫谷同心公益书屋的王锋说:“没接触时,总以为有那么多光环的孙老师是高高在上的,接触了才发现,她那么的低调、朴实,平易近人。明明很疲惫了,可是听说要给孩子们上阅读推广公开课,孙老师还是专门备了课,义务来作宣讲,很受感动和鼓舞。”

付出——是成绩和荣誉的根源

孙晓颖老师现在是正高级教师、枣庄三中语文教研组长,民盟枣庄三中支部主委,山东省第十二、十三届人大代表。她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模范教师、山东省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先进个人、民盟山东省优秀盟员等荣誉荣誉称号。

这些成绩的取得,源于她辛勤的付出。孙晓颖老师的起点并不高,1986年枣庄师范中专毕业后,被分配到枣师附小,任小学数学教师,期间坚持六年自学取得函授专科、本科学历。1992年调到枣庄师范,任语文教师,因教学成绩优异,1996年被枣庄三中借调临时代课。没有上过高中,却要在省重点高中任教,面对巨大的压力,她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,晚上学习、备课到凌晨,极度的劳累,严重透支了身体,但她依然坚持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很快适应了高中教学,所代班级语文成绩全市第一,1997年正式调入枣庄三中并被重点培养。成绩与荣誉的背后还有对亲情的亏欠,她刚到枣庄三中时,孩子仅满一岁,嗷嗷待哺;首次带实验班时,父亲患病成了植物人;母亲病危之际,她还在组织语文组的大型活动……

枣庄三中校长樊兴举说:“孙晓颖老师一直爱生胜子,把所有的爱奉献给所有的孩子,她辛勤耕耘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教育着学生、影响着身边年轻教师,是我们崇高师德的典型代表。”

 

作者:

孔玉,民盟枣庄市委会秘书长。



返回上一页